DNV GL目標是成為領先者
2014-03-05 08:09:04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推動中國海工發展
DNV GL集團業務的重點之一是海洋工程的研發與創新能力。施泰瑞認為,海工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容易找到的油氣資源已接近枯竭,現在需要到更深水域等更加嚴酷的環境去尋找資源。“海工產品的設計與生產相比普通的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完全不同。進入海工領域,挑戰來自于設計能力、產品質量、產品的穩定性運營以及產品的交付時間等因素。”施泰瑞說:“DNV GL集團在海工領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比如說在英國北海地區早已研發了相關的規范和標準。”
對于中國近年來在海工領域的發展,施泰瑞表示贊賞。“中國已經成為海工建造領域的主要國家,在很短時間、建造要求復雜的情況下取得了很大進步,縮短了與其他競爭對手間的差距。進一步發展的話,中國船廠需要在生產效率、產品質量以及交付時間上予以特別關注。同時,船廠也需要注重自身安全與環境方面的表現。”
在海工建造領域,DNV GL集團在全球和中國市場上保持著領先地位。去年,DNV GL集團獲得中國復雜海工建造領域70%的份額。目前,DNV GL集團已經在中國建立了完善的海工服務網絡,包括上海審圖中心、合同前服務、技術服務中心、自升式鉆井平臺(船型 船廠 買賣)中心以及培訓學院。
“所以,支持中國海工船廠進一步發揮其專長,是我們應該做的。工程設計能力、生產技術和工藝、海工設備的調試、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等,都是進一步提高海工能力非常關鍵的方面,GNV GL集團非常關注這些方面的進展。與此同時,值得驕傲的是,DNV GL集團來自中國本土的員工都具有很強的業務能力支持海工業務的發展,通過大量的合作項目可幫助提高中國海工船廠的能力。”施泰瑞表示。
談及當前的新造船市場,施泰瑞表示對去年印象深刻。“這一年,出現很多新訂單,中國船廠收獲頗豐。目前來看,今年新造船市場似乎會延續增長趨勢。但是非常明確的趨勢是,新訂單會向綠色、有效率的船舶設計傾斜。至于增長的領域,我依然看好海工以及海工輔助船的發展。”
關注市場重要領域
近日,DNV GL集團在倫敦發布針對全球航運業可替代性能源的意見書。液化天然氣(LNG)或可成為最早的可替代者。隨著技術的成熟,這一成果將呈多樣化,因為通過電池或者其它能源儲存技術的實踐,預計超過20%的船舶將采用混合燃料推進系統(產品庫 求購 供應)。
施泰瑞認為LNG作為航運可替代燃料之一發展很快。“我還記得一年前,LNG作為船舶燃料在歐洲是熱點話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一年過后,討論的很多措施已經實施,有的基礎設施已經就位,LNG燃料的船舶也在訂購。在中國,LNG作為船舶燃料同樣取得積極進展,比如內河‘油改氣’工程的推進。DNV GL集團是最早關注這一領域的船級社,早在2001年就出臺了LNG作為船舶燃料的規范。”
除了LNG,航運可替代能源還包括生物柴油、甲醇、基岸電力、氫氣、核能等,“使用何種可替代能源,取決于很多因素,比如燃油供應、基礎設施、成本壓力、環保壓力等。”施泰瑞表示:“航運業必須有所改變,我們必須貢獻技術和運營措施,以及可替代性能源,以應對未來的挑戰。”他透露,DNV GL集團有多個項目正在歐洲的多個港口實施,而在中國,也已開始與相關機構進行商談。
北極冰層的融化使北極航行、油氣資源開發成為可能。去年,中遠航運的“永盛”輪成為第一艘通過北極航線的中國商船。關于北極航運,DNV GL集團已關注多年,并組建了有關極地的戰略研究團隊,肩負著極地研究的使命。
施泰瑞表示:“在北極區域,DNV GL集團近期特別關注的領域主要有三個方面:了解并預測冰層對船舶、海工裝備的影響;預測服務北極區域的船舶、海工裝備對移動冰層的反應情況;在研究的基礎上,為在北極進行航運活動的船舶和海工設備制定相關規范。”